让冷鲜肉“鲜”行一步
2025-03-19   

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,鲜美多汁的羊肉吸引不少游客纷至沓来,享受大口吃肉的快感。如今,快递行业与冷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与季节的限制,搭载邮车,一年四季都可品尝到羊肉的鲜美。

为有效满足冷鲜肉的出口需求,内蒙古自治区邮政分公司采取“邮航+民航+高铁+冷链”模式多渠道发运,冷鲜肉日均出口能力超过120吨,60多条多区域民航航线资源互动,航空日均运能达80吨,实现了全国200多条邮航航线48小时通达重点城市。

每年冬天都是牛羊肉销售的旺季,来自全国的订单接连不断。为第一时间赢得市场,内蒙古邮政发挥协同优势,推广“大兵团作战”模式,深化对接乡村特色产业。将揽收力量向旗县区域下沉,从5个盟市分公司抽调25名营销骨干组建了冷鲜肉项目突击队,结合“两大靶向法”,及时做好当地牛羊肉寄递需求整理,逐一上门走访,派专人跟单服务。在各环节的通力配合下,内蒙古邮政赢得了客户的认可,顺利与内蒙古额尔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,业务规模达300万元。

为了提高冷鲜肉“最初一公里”的寄递效率,内蒙古邮政在集群市场、肉店、合作社、牧区养殖户等重点客群加大力度布放“自助寄件设备”,大大提升了冷鲜肉的寄递效率。锡林郭勒盟蒙强肉业负责人张志强说:“邮政过来给我们安装的这个自助寄件设备,客户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填地址,然后快递员直接就上门了,操作不需要我操心,既方便了客户,也方便了我们。”

如何保证生鲜商品质量,将美味锁鲜?内蒙古邮政建设了800平方米的中转仓低温冷库,距离呼和浩特机场只有500米,可直接实现快速连接航运网,保证了寄递时限。走进冷库仓,一阵寒气瞬间袭来。货架上,羊肉、烧麦等各类打包好的邮件整齐排列,包装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“白霜”,这里的温度恒定在零下18摄氏度,航空运输的生鲜商品中转前都会在这里暂存。与其他邮件不同的是,这里的邮件都会粘贴冷鲜商品专用标识,外包装缠绕了专用红色胶带,便于各环节明显识别和优先处理,确保运输时效。内蒙古邮政寄递业务相关负责人黄伟向笔者介绍:“我们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,以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。在打包环节,我们会配合使用干冰和冷凝冰袋两种特殊的保鲜材料,搭载最近一班航班邮路,第一时间送到收件人手上。”

2024年10月,内蒙古邮政在冷鲜肉项目上创新发展了“本地仓+中转仓+前置仓”仓配一体化服务,打造“各盟市本地仓,呼和浩特中转仓,南京、廊坊、广州前置仓”三级布局,为客户提供出入库管理、鲜肉冷冻、拣货包装、上门配送、主动跟单等一站式服务,叠加密码投递等多项增值服务,构建高效能的仓配一体化运营模式。截至今年2月底,累计发运冷鲜肉3266吨,同比增长36.4%。